• 字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书库 > 游戏·竞技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听书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全书进度
(共章)

第四十四章 院试下

放羊小星星 / 2021-12-14  / 下载TXT - 下载ZIP - 下载RAR

分享到:
关闭

  院试主考官是提学官,一般以监察御史、各部侍郎中的进士出身者充任。任期三年,一般由皇帝钦命派遣前往各省。院试分两场进行,第一次是正试也是最重要的一场,试两文一诗,第二次为覆试,试以一文一诗,考完发一“长案”列第一名者为案首。

  院试考过了便是秀才了,正式称为“生员”,凡录取的生员都送入府州县学,有秀才功名便可见官不跪,同时免除徭役,算是初步脱离平头百姓的行列了。

  随着搜检有条不紊的进行,很快便临到李杰了,惯例的搜过李杰之后便放他过去了。

  走入考场后能看到一个身着朱红色官袍正伫立在正堂上,应当是朝廷派来的提学官了,提学官相当于现在省教育厅最高长官了。

  李杰顺着号牌找到了自己的考房,位置不错考房内的环境算是考场里面最好的一批了,这就是明星选手的待遇,有本事走到哪里都会让人高看一眼。

  简单整理一番之后,李杰从考蓝里面依次拿出笔、墨、砚台放在案上,院试同府试、县试不同之处在于开始实行糊名制了,和现在高考一样阅卷官是看不到考生的姓名的,杜绝舞弊的手段之一,到了乡试、会试会更加严格,不仅仅糊名,还会进行誊录,也就是将士子写好的答卷抄录一份,举子亲笔试卷为真卷,誊录后存档,考官们只能看到誊录后的试卷。

  考生们全部进场之后,咚的一声鼓响,考试正式开始。

  衙役们举着考试题目在考房中的甬道四处走着,方便所有考生看到所有题目。

  院试考试第一场考的是一道四书题,一道五经题以及赋诗一首,和之前府试区别不大。

  李杰先将题目抄写在稿纸上,第一题,四书题:《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其题目取自《论语》中的《诗;三百》一节题文,孔子以“思无邪”来说明诗歌的内容特征,大意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谈到《诗经》时也说:“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

  朱熹的意思翻译过来便是,诗经三百篇,好的部分可以引人向善,而其中不好的一部分(例如郑卫之风)则可以惩戒人心中之恶,故诗经的作用就是“使人得其情性之正”,不走邪路。

  想了片刻之后李杰便有所得,提笔破题。

  “圣人约《诗》之为教,不外乎使心得其正而已。”

  即孔子主张用诗经来教化,主要是因为诗经的作用可以让人心得其正,明朝八股文破题不仅要理解经典原文的意思,同时也不能偏离朱熹的注释,要恪守传注。

  随后短短数百字一气呵成,随后根据朱熹的注释在文中写到。

  “《诗》之有善,非徒《诗》之善也,是劝之而归于无邪也。”

  “《诗》之有恶,非徒《诗》之恶也,是惩之而归于无邪也。”

  将朱熹的注释用另一种方式在文中写了出来,即《诗经》中的内容不仅仅只是说善恶,而是通过好的部分引人向善,不好的部分惩戒恶人引人向善,最终达到思无邪的境界。

  等将全文写完之后,如同三伏天喝了冰水一样,酣畅淋漓。

  稍微歇息片刻打算开始写第二题,第二题,五经题,李杰选的本经乃是《尚书》,明朝五经考试里面考生可以在五经之中选择一门作为本经,相当于现在的选修课,考试时五经题只需写自己选择的本经中的题目即可。

  “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

  其出自《尚书·皋陶谟》,全篇记录了皋陶和大禹的一次谈话,主要讨论以德治国,皋陶提出“九德”作为人的道德基本准则。

  题目中的意思是,每天遵从三德的人,可以做卿大夫,每日能依从六德的,可以以国事托付,担任诸侯;如果能把九种品德集中起来全面地实行,使有这些品德的人都担任官员,那么在职的官员都是德行出众的人。大夫们互相学习效仿,官员们都尽职尽责,严格按照四时变化行事,那么大业可成。

  《尚书》题主要以蔡沉的注解来参考,蔡沉在集注中的注释为:“浚,治也。亮亦明也。有家,大夫也。有邦,诸侯也。浚明亮采皆言家邦政事明治之义。”

  简单来说就是,就是大禹和皋陶两人之间的谈话,都是在讨论如何治国安民的道理。

  古代许多典籍之中很多道理拿到现在也是适用的,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古人也不是那么死板,即使说程朱理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其实也不尽然。自嘉靖末年开始八股文的文风就开始渐变了,不在像之前一样恪守传注,不少人也会在其中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

  李杰一边回忆经文一边静静地闭目养神,少顷,提笔写下。

  “贤者勉于进德而有以着治效与邦家,人君广于用贤斯有成治效于天下。”

  即皋陶向大禹言明要以德治天下,君主只要多任用有德行的贤者治国,那么各种事情都会成功的,

  随后承题写到为什么要这么做。“盖家国天下有大小之不同,而贤者之德亦有多寡之异。人君之欲致治,安得不广用贤之道乎!”

  因为国家有大有小,人的德行也有多有寡,君主要想建功立业,怎么能不多用有德行的人呢?

  后文根据传注来阐发题旨,自想到破题承题之后,文思如泉涌全文一蹴而就,等李杰写完之后觉得有点饿了,便从考蓝中拿出准备好的吃食,有千层糕、肉饼以及一些点心,自李杰习武以来饭量便远超同辈,所以准备的吃食也比较多。wbxsw.M

  三下五除二的吃完之后,看了一眼赋诗题,五言八韵诗并不难做,略微思索一番之后挥笔而就。

  写完之后李杰对稿纸上的文章稍作检查,看看有无错漏、忌讳之处,并且将能修改的细微之处加以润色,然后便将文章誊写到答卷之上,誊写完毕,对于李杰来说第一场考试算是结束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更新,第四十四章院试下免费阅读。

微信扫一扫,好货要分享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爱看文学网(book.qqzyg.cn)】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play
next
close
X
Top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在微信中分享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