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书库 > 历史·穿越 > 洪武年间小神医
听书 - 洪武年间小神医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全书进度
(共章)

第七十三章:开海与海禁

数沙人 / 2021-12-19  / 下载TXT - 下载ZIP - 下载RAR

分享到:
关闭

  “陛下,臣说一句难听的,若是没有我们的茶叶,草原上的那些人,连屎都拉不出来。”

  陈松这话说的虽然粗鄙,但也是事实。

  草原多食肉食,缺乏维生素以及纤维素,对身体影响很大。

  “哈哈,你这话说的倒是有趣。”朱元璋哈哈一笑,对于陈松说的这句话,朱元璋深以为然。

  茶叶在中原可能不算什么,可在草原上,却是必不可少的物资。

  据说,晋商最开始发家,就是往草原上走私茶叶。

  “陛下,虽然海外有敌寇,可是海上的利益却非常大。

  前宋能仅凭一隅之地,抵挡前元数十年,依仗的正是大海。

  只要控制的好,我大明不会缺钱,甚至还能再次减少普通老百姓的税收……”

  陈松一本正经,向朱元璋描绘着掌控大海的好处。

  “住口,胡言乱语!”

  话没说完,李善长就忍不住了,他站了出来,指着陈松,冲着朱元璋说道:“陛下,此人胡言乱语,竟然违抗陛下早已制定的基本国策,属实大逆不道。”

  朱元璋冲着李善长摆摆手,“让他说下去,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李善长还想再说什么,可朱元璋都这样说了,也只能退下去。

  陈松见朱元璋没有反对,来了信心,接着说道:“陛下,朝廷为了防备倭奴以及张、陈之贼,每年在沿海之地花费的银钱无数,可效果却不是很好。

  臣觉得,朝廷应该重开市舶司,组建远洋船队,开海贸易。

  我天朝上国物产丰富,所产棉布、丝绸、瓷器等物皆是热销之物。

  贩卖货物,赚取钱财。不仅丰腴了国库,还能承担沿海之地的军费,这是一本万利之事。”

  “呵呵,真是巧舌如簧。”李善长又站了出来,一脸阴沉的冷嘲热讽,“朝廷天威,若是如此,不就成了卑贱商旅?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陈松这番话确实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胃口,这是一个充斥儒家文化的时代。

  儒家文化讲,国是国,君是君,臣是臣,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低贱的。

  各行各业有自己的规矩,若是朝廷放下身段做商贾之事,是非常受人鄙视的。

  尤其是李善长这些读书人,更是鄙视的厉害。

  “陛下明鉴,陈松胡言乱语的厉害。我天朝国威,怎么能干如此卑贱之事?辱没了朝廷的名头。”

  “陛下,陈松不过黄口小儿,妄议朝政,还请陛下治他的罪!”

  ……

  一时间,七八个官员跳了出来,指着陈松的鼻子,让朱元璋治陈松的罪,大有一副和满朝文武为敌的架势。

  可朱元璋一动不动,就那样静静的看着朝堂,同时仔细思考陈松说的那番话。

  朱元璋确实看不起商贾,可别忘了朱元璋的出身。

  出身农民的朱元璋,想的永远是精打细算,如何更省钱的过日子。

  这是由朱元璋出身决定的,后天很难改变。

  能设置出卫所兵制的朱元璋,对精打细算利用到了极点。

  为了省钱,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实行开中法,用利益引诱商人往边疆运送粮食。

  在朱元璋看来,和商人打交道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就看有没有好处。

  历史上朱元璋实行海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不赚钱。

  倭寇和张、陈的余孽在沿海肆虐,商品卖不出去,市舶司不仅不赚钱,甚至还赔钱,最后只好实行海禁。

  海禁是最省心,最便宜的办法。

  能省钱,朱元璋就办;不省钱,朱元璋就废除。

  明初,四处用兵,花钱如流水,朱元璋怎么可能会留一个不赚钱的市舶司?

  归根结底,还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陛下,海上利益巨大,若是利用的好,完全可以支持我朝每年的军费……”

  陈松趁热打铁,接着说了起来。

  朱元璋皱着眉头,陈松说的这些话确实让朱元璋有些心动,可朱元璋不是傻子,仅凭陈松这些话就改变朱元璋的决定,几乎是不可能的。

  “你说的这些话,可有什么证据?有或者说,你为什么如此肯定?

  且不说,商船出海之后,便被倭奴或者那些贼徒抢夺;若是海外不臣以此为契机,糜乱沿海,该如何?”

  朱元璋不动声色的问道,既没有表现出渴望,也没有表现出拒绝。

  很早之前,在朱元璋废除市舶司的时候,也有官员说过同样的话,只是那个时候中原尚未彻底平定,朱元璋哪里有心思治理市舶司?

  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再提开海的事情了。

  更何况,朱元璋手下的那些大臣,以淮西子弟居多,这些人的立身之本本来就不是出海,自然没有多少热情。

  再说了,江浙之地以前属于张士诚的势力范围,朱元璋和张士诚是死敌,朱元璋防着江浙就像是防贼一样,怎么可能会轻易开海?

  江浙一带的百姓,甚至当时居住在泉州一带的外国商团曾经协助过张士诚、方国珍等人和朱元璋争夺天下,使朱元璋对海上贸易有着很大的成见。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自然而然的认为,百姓就应该种地,不应该胡思乱想。

  不仅是朱元璋,朝中那些淮西子弟,也大都和江浙一带不对付。

  人性使然,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以前的仇人过得比自己好。

  就算这些人如今权高位重,也是一样。

  “陛下,江浙一带乃是张贼的老巢,万万不可开海。

  张士诚虽死,可是他的部众大多逃离海外,陛下慎重!”

  李善长一副忧国忧民,慷慨激昂的对着朱元璋连连大喊。

  “是啊,陛下,江浙一带和我淮西子弟根本就不对付。

  要是这里的人有钱了,谁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来。”

  “陛下,陈松蛊惑开海,恐和张贼有关,望陛下明察秋毫,法办陈松。”

  “陛下,胡惟庸私通倭寇和张、陈之贼余孽,此时应当加大海禁之策,不可开海。

  陈松小儿鼓吹开海,说不定是胡惟庸的同党……”

  一顶又一顶的大帽子扣在陈松的头上,这下,大部分官员都站了出来,控诉陈松。

  不仅是文官,就连勋贵也有很多站了出来。

  朝局一下子变了,陈松以一己之力,吸引了大部分的火力。

  朱元璋看着这个场景,不仅没有愤怒,甚至还笑了。

  “这个陈松,本事不小,招惹人的本事也不小。”朱元璋哑然失笑。

  徐达和汤和倒是想站出来给陈松说话,可大殿人声鼎沸,说了也没用。

  就算是永乐朝,朝臣听到开海时,一个个的都像是死了娘一样,更别说传统势力更加根深蒂固的洪武朝了。

  陈松看着这个场景,心里连连大骂,“一群蠢蛋,一群蠢猪,真是脑子里有病,有病。

  还有你李善长,真是蠢笨如猪,蠢笨如猪。

  张士诚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还和防贼一样防着江浙,脑子里进了屎了。

  无非就是开海和你们无关,你们捞不着好处,你们的狗屁心思,以为我不知道?”

  朱标静静的站在那里,大脑飞快的运转,思考着陈松说的那些话。

  朝堂上的那些官员,一个个的瞪着陈松,就像是看到了杀父仇人一样。

  一些武将甚至还准备撸起袖子,打算揍陈松。

  幸亏这里是大殿,说不定真的会出现什么意外。

  “你们这些狗东西,好好等着吧,以后想找我看病,做梦去吧!”

  陈松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可是心里早已将这些人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个遍。

  朝堂上的批判声越来越大,御史、科道言官,一个个的将各种屎盆子往陈松的脑袋上扣。

  过了很长时间,朱元璋一拍面前的桌子,大喊道:“都给俺闭嘴!”

  刹那间,大殿当中鸦雀无声。

  朱元璋看向陈松,接着说道:“继续说下去!”

  陈松冷冷的瞥了一眼群臣一眼,然后看向朱元璋。

  陈松知道朱元璋和江浙之间的关系,于是整理了一下思绪,组织了一下语言,道:“陛下,江浙一带是张贼老巢,朝廷不一定延续唐宋之策,于此地开设市舶司。

  闽地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这三处市舶司不一定重启,陛下可以选择其他的地方。”

  这三个地方是朱元璋死敌的势力范围,朱元璋不可能让这几处地方过得轻松。

  “自古以来,这三处地方都是市舶司,挑选其他的地方,可行?”朱元璋有些犹豫。

  朱元璋是个矛盾的人,想要对外贸易的巨大财富,又怕倭寇或者张、陈之贼颠覆自己的统治。

  其实,这三处地方作为市舶司最合适,古人将市舶司设置在这里,不是没有道理。58尒説蛧

  可按照朱元璋这个尿性,重开这三处市舶司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说,目前只能重新挑选地方,重新营造市舶司。

  陈松说道:“陛下,为什么不行?朝廷可在直隶挑选地方,营造市舶司。

  在直隶营造市舶司,距离京城近,方便管理,而且重兵在侧,也不怕贼寇!”

  “陛下不可,直隶是朝廷根本,若是在直隶营造市舶司,万一贼寇顺着市舶司攻进来,那我直隶岂不是门户大开,将弱点暴露出来?万万不可啊,陛下!”

  李善长痛声疾呼,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洪武年间小神医更新,第七十三章:开海与海禁免费阅读。www.disixs.com

微信扫一扫,好货要分享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爱看文学网(book.qqzyg.cn)】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play
next
close
X
Top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在微信中分享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