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书库 > 历史·穿越 > 汉末小粮官
听书 - 汉末小粮官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全书进度
(共章)

第一百一十章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大饺子 / 2022-06-27  / 下载TXT - 下载ZIP - 下载RAR

分享到:
关闭

  汉建安七年(伪帝延康元年)十月十五,随着新科进士们相继进入雒阳朝廷各个部门,因科举而带来的雒阳人口拥挤问题也逐渐减缓。

  和去岁一样,大量没有中举的考生在简单的考试后进入太学研修,但也有一些考生被所谓的新学吸引,决定前往偃师折冲府,看看所谓的新学院到底在教什么学问。

  最终太学再次增加了五千多名学生,而新学院也招收到千人。

  那七百五十三名举人也大多留了下来,他们被霸府长史王垕征为劝学官。

  何为劝学官?

  王垕给这些举人的描述是这样的:“你们虽只是俸禄百石的小官,还将深入司隶各个县乡,在穷苦之地教导那些孩子学问。但想一想,你们可是朝廷命官,还是举人之身,当地百姓会何等的尊敬你们。而待十年二十年之后,你的弟子高中状元之时,你们又会感到多么的荣光?

  “再说这个职位也只是暂时的,每年朝廷都会考核你们一年来劝学的成绩,学生最多、成绩最好的一批人将获得升官的资格,说不定过上几年,那些进士都没有你们官职高了呢。”

  这个时代的人可没见过画大饼这一招,一个个接连中招。

  尤其这些举人中排名靠前者还被授予了掌管县学的劝学官职务,级别可是比两百石的!

  只有一个徐州举人因为家中老母年迈没有留下来,不过看他离开时满眼泪水的样子,仿佛好像吃了多大的亏一般。

  老师有了,校舍也得准备好。

  王垕大手一挥,从偃师折冲府征兵三千,以百人将为首,分三十组,要在半年之内在司隶建立乡学(小学)三百所,县学(中学)三十所。

  所有学校都是标准的前后院结构,前院教学,后院为劝学官居住和办公之地,各种生活、办公装备都要齐备。县学还要备有孩子住宿的宿舍。

  然后王垕一纸诏书,强制要求大汉(其实只有司隶)所有年龄十二岁以下,八岁以上的孩子都要进入乡学中学习学问。每日至少学习半天,上五休一,遇到节假日另有假期。

  再自愿筛选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通晓文法的孩子进入县学学习,同样上五休一,节假日另有假期,但却改为全天制学习。

  乡学毕业后将再次依据自愿的原则筛选其中的读书种子入县学学习。

  县学学子毕业后将获得一份来自所属县衙的工作,虽然一般只是小吏,但对屁民来说还是难得的阶级跨越。而那些学习成绩极好者还将获得太学和新学院的推荐信,得到进入大汉最高学府研修的机会。

  另外小孩子入乡学学习每月需要献上粮食一斗,但相应家中只要有孩童上学,便可以免除一定的赋税,总体而言并没有增加百姓的生存成本。

  县学由于建立在县城,属于全日制住宿学校,费用就高了很多。为了避免发生家贫无法供应孩子上学费用的问题,朝廷还颁布了相应的助学贷款制度,比坊间高利贷要便宜很多,但需要政府层层审批才能下发。同时各个县学也将适当用的以工代费减免学生的学费。

  这一切制度都是王垕和荀彧、陈群等人商议出来的,在推行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荀彧等人的极大赞许。

  不过王垕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受限于汉末百姓的成见和习惯,暂时还无法为女孩提供基础教育。同时孩子去上学了,贫民百姓家中劳动力就会减少,肯定有很多人不愿让孩子去学校,这也需要一点点去想办法。

  另外建立如此的多的学校需要朝廷大量财政支撑,在外有强敌的情况下是很需要勇气的。

  但所谓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事情开始做了,总会越来越好的。

  就在王垕憧憬大汉遍地都是学院,百姓识字率一路高升的美景中时,一只往返于并州、凉州的商队悄悄路过了长安。

  商队中两个原本是隶臣的伙计以不愿去并州为由留在了长安。他们找到长安校室府相关人员,骑马一路连夜赶到雒阳,面见了校事府主事、霸府军师祭酒郭嘉。

  同日夜,大汉大司马曹操召集所有亲信连夜议事。

  郭嘉为众人解说:“…情况就是这样,韩遂在金城会盟,现在凉州所有军阀都在备战,就等着和袁绍一东一西夹攻司隶。”

  霸府军师董昭问道:“袁绍要多久完成兵力集结?”

  郭嘉回答:“根据现有情报,最多两个半月。”

  众人皆沉默不语,唯有曹操笑道:“既如此,我们就在两个半月之内击先破韩遂好了。”

  众人皆惊。

  中书令荀彧道:“今岁司隶使用偃师折冲府研究的深耕之法,再加上又开垦了更多的荒地,秋粮产量较去岁多了将近两成。但各地折冲府和军屯本就需要预留大量粮食,厚土的天下兴学的政策也需要大量钱财。朝廷恐怕无法支撑大军进攻凉州太久时间。反倒是河南、河内方向,袁绍就算来了也要攻城,我军在守势,消耗不会太大。”

  曹操询问道:“朝廷最多能提供多少粮草用于西征?”

  荀彧略略的估计了一下:“可供四万大军最多两月之用。”

  “两月?”曹操沉吟了一下,起身拔剑,“两月足够了!”

  他高举佩剑,众人全都起身。

  “凉州位置居高临下,为司隶的西大门。只要拿下了凉州,我军再和袁绍作战就不用担心背后会出现敌人。还能利用凉州的位置优势进而图谋汉中乃至整个益州。

  “兵法云: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我意在袁绍集结兵力发动攻击前进攻韩遂。

  “诸君,请跟随我攻入凉州,只要大家都听从我的指挥,两个月的时间一定能够战胜韩遂,拿下凉州。”

  众人一齐向曹操行礼:“遵大司马之令。”

  次日朝会,大汉大司马曹操上书言:征西将军韩遂,不尊朝廷诏令,私自接受伪帝给予的凉州牧的认命,已经背叛了大汉。请求汉帝罢免韩遂征西将军之职,并允许他出兵去攻伐韩遂,为大汉重新安定凉州。

  汉帝刘协听闻拉着曹操的手感动道:“若不是大司马,这天下还不知几人称孤几人称王?”

  曹操也表忠心道:“大汉是天下人的大汉,就让老臣来为陛下守住大汉的基业吧。”

  朝堂上众人都称赞曹操和刘协君臣相宜,好像两人真的是普通的皇帝和老臣,而不是傀儡和权臣一般。

  但无论如何,战争的阴云又一次笼罩在司隶的土地上。

  刚刚在司隶各州县建立的折冲府正在进行一年一次的秋后点兵,根据数据统计,现在大汉的折冲府总动员能力已达四万多人。

  不过这次曹操不打算带折冲府的府兵去打仗,甚至他不打算从雒阳带太多部队西去,而是主要从三辅之地调兵。征召的府兵则和河南本地部队在河南尹夏侯渊和镇北护军曹仁的带领下加以训练,等待袁绍的大军到来。

  于是曹操封霸府军师董昭为司隶校尉,负责坐镇长安调派粮草。曹操本人则带着中领军和虎豹骑一共四千兵马前往长安与各军汇合。

  最终,曹操抽调的兵力和将领有:

  冯翊郡太守程昱领兵一军五千。

  驻扎在冯翊郡的中垒将军于禁带中垒营三千。

  北地太守段煨领兵一军五千。

  京兆尹满宠领兵一军五千。

  扶风太守夏侯渊领兵一军五千。

  驻扎在扶风的武/卫将军张郃带武/卫军三千。

  中领军韩浩领禁军三千。

  曹操女婿,宿卫副首领,西凉锦马超领西凉军一万。

  虎豹骑副统领,豹骑司马曹纯领虎豹骑一千。

  其他将领还有宿卫首领许褚、偏将军庞德、偏将军孟达、偏将军马岱等人。

  随军参赞方面除了先一步前往长安的霸府军师董昭,还有霸府长史王垕、霸府主簿司马懿,以及新科状元蒋干,新科进士卢毓、盖顺、傅干、裴潜等人。

  卢毓四人是熟悉凉州事物,因而被征召进入幕僚团中。

  蒋干则是自己挖坑自己埋的典型,他在殿试中书写的平凉州策太好了,又是这一届的状元郎。曹操觉得去岁的状元徐庶和榜眼法正都在河内争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奇策频出,便想蒋干也是同等大才,应该拉到战场上好好锻炼一下。

  霸府军师祭酒郭嘉因身体原因依然留守雒阳,尚书令荀彧总览朝政。

  汉建安七年,十一月初四,曹操四万大军在长安集结,封土祭天,自称十万大军,即日开拔,西去征讨韩遂。

  消息传出,西凉上下无人不惊。

  尤其是韩遂,别人都认为他会等袁绍的命令两面夹击。却不会知晓他已经偷偷来到扶风郡汧县附近,正打算偷袭扶风治所槐里,不曾想曹操的反应如此迅速,已经带领大军来主动征伐他了。

  韩遂虽从未领兵与曹操交战,却也自知大概率不是曹操的对手,这便打算撤兵。

  可刚刚与韩遂合兵的凉州军阀张横道:“州牧大人,我们是奉朝廷的命令征讨曹贼的,怎么能不发一箭就撤军呢?尤其您亲自带了一万大军,我虽不才,也有三四千的人马,再加上侯选就在我们身后不远,他的兵力也有四千,我们再从汧县随便募一些兵,这就有了两万大军,如何不能一战?至少也要先在这里等待一下,侦查曹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再做考虑吧?”

  ————

  三国小知识:

  最早的乡学指招收郊区6六乡国人子弟入学的地方学校。所谓的六乡是指周代王城和诸侯国都的近郊为乡,设家、比、闾、族、党、州等六乡。居住在六乡的平民,叫做国人,他们多为士或庶人,他们的子弟有进入乡学受教育的权利。

M.wbxsw.M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汉末小粮官更新,第一百一十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免费阅读。

微信扫一扫,好货要分享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爱看文学网(book.qqzyg.cn)】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play
next
close
X
Top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在微信中分享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