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书库 > 历史·穿越 > 苟出一个盛唐
听书 - 苟出一个盛唐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全书进度
(共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 乌合之众

苍穹之鱼 / 2021-12-12  / 下载TXT - 下载ZIP - 下载RAR

分享到:
关闭

  六月的长安白日暑气正盛。

  李晔心焦似火,从四月中旬至今,已经两个月没有下雨。

  烈日炎炎,百草焦黄,大树都枯萎了。

  旱灾的端倪已经显现,关中各处河流干涸,就连曾经汹涌澎湃的黄河都萎缩了不少,变成三四十米宽的小河,渭水更是变成了小溪,大片的河床干裂,被炽烈的阳光烤灼。

  本来长势喜人的庄稼全都垂头丧气,仿佛重病缠身。

  百姓自发的从几十里外的河流中挑水浇地,才保留了庄稼的一丝活气。

  “钦天监的人怎么说?什么时候有雨?”骄阳正烈,李晔心头如火。

  田地里,无数百姓像蚂蚁一样从细若游丝的渠里舀水。

  “钦天监说近两个月内不会有雨。”刘全礼干裂着嘴唇道。

  李晔抬头望着渭北万里无云的天空,觉得这老天爷一直在跟自己对着干,“两个月以后呢?”

  “钦天监没说。”刘全礼有个优点就是实话实说。

  这个时候闹旱灾,不是要人命吗?

  崇祯就是被连续七年的旱灾活活玩死的。

  “陛下,渭北最多撑一个月,现在庄稼正在抽穗,没有水就灌不了浆。”元景成一脸焦灼。

  “自我朝立国以来,关中大旱接连不断,贞观元年、永淳元年、垂拱三年、神龙三年、贞元元年为甚,关中百姓相枕于路,长安人相食。”崔源照道。

  贞元元年是德宗朝,距今一百一十年,这一百多年里,唐廷江河日下,整天跟河朔三镇、淮南互撕,估计都没空管旱灾了,所以就没了记载。

  贞观、永淳、垂拱、神龙是潮气蓬勃的初唐,长安城中都能饿死人,皇帝动不动就食洛阳,更不用说中晚唐了。

  没有粮食,李晔刚刚搭起的台子差不多也要塌了。

  三百多万张嘴,就像三百万个无底洞。

  “其他地方呢?难道就只关中大旱?”李晔问道。

  刘全礼小心翼翼望了一眼李晔,“自朔方至凤翔、陇右、渭北、长安、渭南,全都无雨,荆襄、蜀中风调雨顺,河南中原前段时间还发了水灾,河东、河中前十天下了暴雨。”

  李晔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这是老天爷对他的定点打击?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朱温的地盘居然还发水灾?

  “陛下还是祭天吧?”刘全礼小声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祭天若是有用,天下就不会饿死人。”这么大热天的,李晔懒得搞形式主义。

  崇祯连罪己诏都弄出来了,老天爷也没放过他。

  “府库还有多少余粮?牧监还有多少牛羊?”

  “去岁剩余二十万石,羊四万口,牛一千头,牛羊可用粗饲喂养,但战马需得精料。”刘全礼如数家珍。

  赵崇凝还在荆襄卖粮,但如果关中大旱,荆襄的粮食也填不了关中的黑洞。

  而且,府库里的盐也用的差不多了,没有钱,拿什么去买?

  当年德宗贞元年间大旱,淮西李希烈叛乱刚刚平定,关中仓廪窘竭,朝野极度恐慌,长安流言四起,军中蠢蠢欲动,德宗惶惶不可终日,江南漕米刚运到陕州,德宗拉着太子的手欢呼: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江淮、江南通往关中的补给线被朱温掐断,就算杨行密愿意送粮食,这么大阵仗,朱温得到消息肯定干预的,荆襄在名义是朱温地盘。

  而现在唐廷跟蜀中王建的关系很微妙,属于地缘对手,王建不趁火打劫,唐廷就要烧高香了。

  李晔心中越发焦躁。

  没有粮食,他的大唐就会在关中饿死。

  环顾四周,夏绥不用想,就算没有旱灾,也不是产粮区,能自给自足不给李晔找麻烦就不错了。

  山南西道刚刚收复,除了兴元,其他州连人都没有,哪去弄粮食?

  凤翔和陇右也是灾区,河西更不是产粮区。

  正焦头烂额的时候,两骑飞马赶来,拜在李晔面前,一人喊道:“陛下,泾原大旱,境内无食,请陛下赈灾。”

  另一人喊道:“朔方大旱,望陛下拨粮。”

  李晔心中一阵哀叹,他自己都不知道哪去粮食。

  李晔和十几名亲卫便衣回到长安的时候,正是黄昏,长安城中仿佛弥漫着一阵莫名焦躁的情绪。

  虽然晴空万里,李晔仍感觉一个巨大阴影向他笼罩而来。

  心中苦闷,也就不想回宫。

  在长安随处游荡,走到东市小巷,这里夜摊早已摆起。

  但食客比起上次来少了许多,店家脸上爬满了愁意。

  民间百姓的危机感最是敏锐。

  心不在焉的吃了些东西,夜幕降临,暑气仍未消退,食客三三两两来了一些。

  喝了些酒的汉子喉咙也就敞开了:“今年大旱怕是跑不了。”

  “可不是吗,昨晚林家全家人向关东逃荒去了。”

  “能跟林家比?林家人上下七口青壮,本就是河中流民,在长安无产业。”

  “要说这些年咋们大唐也不容易,天灾人祸就没断过。”

  说着说着,两人压低了声音:“坊间有小儿唱谣,西头一个日,东头三点水,屋中无粟米,粮在梁上生。”

  话刚说完,辛四郎一把掀翻了小桌,怒不可遏:“你二人在说甚?”

  这童谣如此浅显,连辛四郎这种直肠子都听出来了,更何况其他人?

  辛四郎也算是从死人堆里滚出来的,平时就是凶神恶煞,发作起来更是吓人,两名食客瘫坐在地,嘴唇颤抖,说不出一个字来。

  “够了。”李晔淡淡道。

  辛四郎纵然有杀人的心,此时也止住了。

  李晔心平气和的向两人拱手,“下人粗鲁,惊扰两位。”

  向店家扔了一小串开元通宝,算是结账,以及被打碎的碟盘钱。

  离开小巷,李晔好奇的问辛四郎:“你都听懂了?”

  辛四郎一脸怒气,“如何不懂?西头一个日,说的就是陛下您,东头三点水,不就是朱温吗?”

  “后面两句什么意思?”

  “这……”辛四郎支支吾吾答不出来。

  李晔道:“屋就是堂,堂就是大唐,梁就是汴梁,意思是说大唐没粮食,汴州有的是粮食,可以让百姓生。”

  亲卫们连连点头,“还是陛下有学问。”

  李晔面上微笑,心中叹气,旱灾刚起,还没完全爆发,童谣就来了,看来长安城里的大鱼又蠢蠢欲动起来。

  不过他这招太过阴毒,正好掐中了如今唐廷的致命之处。

  在旱灾和饥荒面前,什么正统大义都是假的。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苟出一个盛唐更新,第一百九十八章命运多舛免费阅读。

微信扫一扫,好货要分享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爱看文学网(book.qqzyg.cn)】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play
next
close
X
Top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在微信中分享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