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书库 > 历史·穿越 > 苟出一个盛唐
听书 - 苟出一个盛唐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全书进度
(共章)

第十九章 细柳建城

苍穹之鱼 / 2021-12-12  / 下载TXT - 下载ZIP - 下载RAR

分享到:
关闭

  “陛下!”张行瑾最先看到李晔,领着几人前来迎接。

  多日不见,张行瑾稳重了很多,也干练了许多。

  “短短几天,你们就折腾出一座城起来了。”李晔笑骂道。

  张行瑾在李晔面前一点都不拘束,“全赖陛下运筹帷幄,我等不过是跑跑腿罢了。”

  明知是拍自己马屁,李晔还是忍不住得瑟,确实是他筹划,但兔崽子们也功不可没。

  人群忙忙碌碌,加上李晔穿的是寻常衣服,也没人认出他就是大唐皇帝。

  进城一看,有模有样,士卒区和居民区各占一半,房屋规划错落有致,既不显得拥挤,也不显得局促,游览了一圈,甚觉满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周云翼带着一个三十多岁文士模样的人过来,“陛下,此人名为元景成,细柳营能有此番景象,全靠元先生筹谋。”

  元景成连忙给皇帝施礼,看他施礼动作,不像普通士子。

  “元先生不必多礼,社稷衰微,朕得先生之助实在是上天眷顾。”李晔也拍起了马屁。

  再清醒的人,面对皇帝拍过来的马屁,也会心花怒放,元景成却始终面色如一,“能为大唐社稷做事,是草民的福气。”

  李晔见他举止有度,问道:“不知元先生是哪里人?观先生之才,绝非常人。”

  元景成眼神黯然起来,“草民原是万年县令,广明元年黄贼攻陷长安,草民不愿从贼,出城躲入山中,前几日见有人招抚流民,草民才出山,以区区薄才襄助诸位小将军建城。”

  李晔记得长安以朱雀大街东西分治,东归万年县,西归长安县。

  元景成如此年轻能成为天子脚下的万年县令,要么是家族荫蔽,要么就是有才能。

  判断一个有没有才能其实很简单,言行举止。

  不排除有人特别会演,但怎逃得过李晔的眼睛。

  很显然这个元景成是有本事的人。

  “如今天下藩镇割据,朕欲重振大唐社稷,请先生教朕。”既然是人才,李晔当然不愿放过。

  不过元景成神情很是犹豫。

  仔细一想,不难理解,大唐衰微至此,在绝大多数有识之士眼中,早已回天乏力,跟着李晔,无异于自寻死路。

  这其实也是大部分朝臣的想法,所以才会有人不断的勾结藩镇,其实就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由此可见,张承业、韩偓、赵崇凝这样的人是多么难得。

  李晔做了多年销售,察言观色是基本技能,“先生如此大才,怎么放任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

  他算是相当了解这时代读书人,高官厚禄没用,李晔手中也拿不出,只能用苍生黎民这样的大帽子框住他。

  果然,元景成拱手道:“草民区区薄才,只懂些安民治地之术,陛下既然不弃,草民愿肝脑涂地。”

  乱世里能安民能种田,就是天大的才干啊,李晔心中大喜,元景成的出现,算是补齐了手下人才的短板。

  接下来就可以放手施为。

  元景成大致给李晔讲了一下细柳城的人口数量及构成,还是青壮略少,多是老弱妇孺,不过能流离到长安附近,身体还算强壮,渭水边的田地就是他们的功劳。

  这些田地原本是有主的上等田地,连年战乱,才渐渐荒废。

  元景成领着众人重新翻犁,引渭水灌溉,才有如今的样子,种了一些小麦,蔬菜,还抢着种了一些芋头。

  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流民就不会安心留在细柳城。

  不过听元景成的意思,粮食仍是不够。

  李晔想了一下,全靠长安救济是不可能的,也不是长久之计,长安的情况也不太好,早就不是当年的帝都,和大唐一样衰落了。.Ж.M

  没有赋税来源,没有中原和东南半壁的输血,整个关中都在衰退,这也是朱温看不上关中的原因,自晚唐以后,关中彻底被边缘化了。

  黄巢之乱,关中荼毒最盛,人口大量消亡,后又有朱玫之乱,关中几个藩镇搅风搅雨,攻伐不断,可想而知百姓过的什么日子。

  正是关中人口锐减,才让西北边陲之地的沙陀人和党项人渐渐崛起。

  李晔的构想是依托长安,营建细柳城,大力招揽流民。

  这是他釜底抽薪的第一步。

  李晔勉励了几句,立即让辛四郎、杨鉴、拓跋云归三队人回长安找张承业讨要一些粮食和武器。

  除了种植,李晔还带着他们到处打猎,又让人在渭水捕鱼。

  长安之北只有一些小山头,好在这年头人少,野兽渐渐多起来了,黄羊、兔子、肥鼠等等,多不胜数,野狼土豹更是寻常之物,猎获颇丰,渔获也不错,每日肉鱼加一起足有五百多斤。

  肉食当然是首先供应兔崽子们,两百多人,要消耗三百斤左右,其他的分给城中居民。

  有肉食,对粮食的需求就小了一些。

  张行瑾招抚的流民越来越多,幸亏有元景成提前规划,才不至于让城中拥挤。

  对李晔来说,人口越多越好,不管老幼,来者不拒。

  不过粮食始终是大问题。

  辛四郎从长安回来,五百石粮食,还有草料,兵器甲具等物,张承业做事没话说,面面俱到。

  为了避免泄露细柳城的底细,都是在渭水南岸十几里的地方交接。

  除了李晔隐秘战线的几人,没人知道细柳城和兔崽子的存在。

  长安城中的百姓知道有一伙流民驻扎在渭水之北。

  朝堂上的大臣也听到风声,不过,这事能入他们法眼?这年头长安城四面八方都有流民,只要他们不来长安城讨饭,谁还管他们?

  在朝中大臣眼中,皇帝是外出巡猎去了。

  这也是李唐皇室的经典爱好。

  打猎本身就是一种训练,这年头人聪明,野兽也不傻,更不老实,兔子逼急了还咬人,一些肉食动物,吃惯了人肉,凶残无比,打猎难度不小,须得弓马娴熟,有时碰到狼群,还要上去近战。

  小伙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飞速成长。

  苦难永远最磨砺人。

  不过周围几伙土匪时常来窥探,都被阿史那真延驱赶。

  这家伙不愧有突厥人血统,马术一流。

  每次见到这个突厥小伙,李晔就会缅怀起大唐横扫突厥人的霸气。

  其实沙陀人也是突厥的一个分支,名为处月部,从草原内迁过来,跟内地汉民不断融合,形成了沙陀。

  被人惦记是迟早的,就算他们不来找李晔,李晔也要去会一会他们,毕竟土匪马贼也是肥羊。

  新军要见见血,李晔也要见见血。

  于是阿史那真延小队就成了斥候,摸清周围土匪马贼的底细。

  差不多十天下来,阿史那真延就完成了任务。

  有马的叫马匪,没马的叫土匪。

  土匪比较穷,所以四处抢掠,黄土高原上的小山包里隐藏着大大小小二十三撮土匪寨子,大的有一两千号人,小的有四五百人,名字叫的挺吓人,一个个称王称霸的,还有寨子自称草上仙、光脚仙,不知道天上的仙人们听到这些名字会是什么心情。

  马匪情况有些特殊,有些是当年被黄巢打散的官军。

  还有一些是党项人。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来去如风,弓马娴熟。

  前几次窥探细柳城的多是马匪,不是他们不想一鼓作气攻下细柳城,而是细柳城防守严密,又占了地利,他们讨不到好处。

  不过若是让他们知道大唐的皇帝在这座土城中,估计他们会玩命的攻打。

  这年头,但凡听懂长安官话的人,就知道有个叫曹操的,挟天子令诸侯。

  他们没本事令诸侯,但让天子给自己封个大官当当,也是可以的嘛。

  可惜他们不知道。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苟出一个盛唐更新,第十九章细柳建城免费阅读。

微信扫一扫,好货要分享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爱看文学网(book.qqzyg.cn)】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play
next
close
X
Top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在微信中分享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