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书库 > 武侠·仙侠 > 大魏读书人
听书 - 大魏读书人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全书进度
(共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诸国弹劾,罢免许清宵?那就全面开战!

七月未时 / 2021-12-13  / 下载TXT - 下载ZIP - 下载RAR

分享到:
关闭

  大魏京都。

  怀宁亲王倒抽一口冷气。

  他实实在在没有想到,许清宵竟然如此疯狂。

  杀降?

  这是前所未有之事。

  除非是真正的北伐,不然的话,怎么也不可能杀降啊。

  这些异族国只能说不尊重大魏,给点教训就行了,既然投降大魏就应当同意,然后再慢慢处罚,比如说赔偿银子赔偿抚恤金等等。

  哪怕是说抽干蕃国都行。

  可杀降,这是大忌啊。

  尤其是行兵作战,一旦你杀降了,以后就不会有人投降,横竖都是死,为何不死的光荣一点?

  当然也有好处,好处就是,不敢跟你打,提前投降,这样或许能逃过一劫。

  “这个许清宵,当真狠啊。”

  怀宁亲王深吸一口气,他的心情难以平复。

  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太大了。

  许清宵这次杀降,极有可能会引来巨大的影响,要背负天下骂名。

  自太祖皇帝杀过降之后,大魏就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情,尤其是大魏出了一位圣人,对兵家也进行了一番讲解。

  大致意思就是,不可杀降,会遭天谴之类的话。

  所以天下读书人都抗拒杀降。

  意思很简单,虽然打仗了,两国交战,可既然投降了,就必须要有一点君子风范,将士们是无辜的,百姓们也是无辜的。

  只要将主要人抓起来,严惩不贷即可。

  杀降就是造就无辜伤亡。

  天理不容。

  许清宵这样做,几乎是要将自己置于死地啊。

  天下读书人还不得骂死他?大魏文宫若是得知这个消息,只怕要鸣炮奏乐了。

  “许清宵!你太狂了。”

  怀宁亲王长长吐出一口气,许清宵这般做,对他来说有好有怀。

  好处就是,许清宵背负天下骂名,可以乘机发难,譬如说藩王造反,完全可以有理由进京勤王,就说朝中有奸臣。

  坏处就是,许清宵在军中威望,将会直接拔高,原因无他,军人就喜欢这种热血的高层。

  优柔寡断,对军人来说一点都不讨喜,如若真这般,说不定真能依靠个人的威望,折服所有军人。

  但至少现在来说,对自己是有天大的好处。

  “来人!”

  “将这个消息,告知大魏文宫。”

  怀宁亲王开口,如此说道,这个消息自然要第一时间告诉大魏文宫,让大魏文宫去针对许清宵,而自己则可以腾出手来,处理其他事情了。

  “遵命!”

  有人出声,大声回答。

  而与此同时。

  大魏京都。

  文华殿内。

  当信使传来战报,整个大殿所有人再一次愣住了。

  “你说什么?”58尒説蛧

  “信武侯杀降十七万?”

  “蕃国皇室一脉,文武百官全杀了?”

  当陈正儒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如遭雷劈一般。

  不受降没有话说,把蕃国君王杀一遍也就算了,可杀降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

  “回陈尚书,是!”

  信使低着头,给予肯定回答。

  “嘶!”

  大殿内,倒抽冷气之声响起,所有人都愣住了,六部尚书,诸位国公,包括那些列侯们,皆然愣在了原地。

  杀降!

  信武侯竟然杀降,这......是要翻天吗?

  “糊涂啊!糊涂啊!糊涂啊!”

  “信武侯,你当真是糊涂啊。”

  刑部尚书攥紧拳头,他大喊几声,眼神之中充满着无奈和愤怒。

  “自古以来,降军不可杀啊,除有生死大仇,否则........哎!信武侯,你当真糊涂啊。”

  户部尚书顾言也忍不住如此开口,一时之间当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信武侯不应当如此,他不是这种人啊。”

  “信武侯,你怎么好端端杀降啊。”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

  武官们也跟着开口,不受降没问题,杀皇室也没问题,可杀降,这就是大过啊。

  本来信武侯战胜蕃国,回朝之时,可谓是风光无限,但杀降将他一切荣耀抹去。

  大魏文宫不会放过他的,天下读书人也不会放过他的,甚至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也会插手,指责大魏此番作为。

  “许大人,信武侯只怕是失了智,一时心急才会这般,还望许大人饶他一命,让他先回来吧。”

  有人开口,他与信武侯关系极好,第一时间出言,想要帮信武侯说几句好话。

  但下一刻,许清宵的声音响起,再次让文华殿安静下来了。

  “是我让他杀的。”

  声音响起,大殿再一次陷入安静。

  所有人都看向许清宵,眼神之中充满着不可置信。

  这是许清宵的指示?

  这!这!这!

  “守仁,你这是何苦呢?”

  最终,陈正儒回过神来了,他看向许清宵,眼神之中充满着无奈啊。

  他其实猜到了一点,可只是一点猜测,如今许清宵承认了,他怎能不说一句。

  可是。

  面对陈正儒之声,许清宵缓缓深吸一口气。

  下一刻。

  许清宵目光无比坚定,他的声音也极为嘹亮。

  “诸位!”

  “只怕是还没看懂,这场战局的意义性了。”

  许清宵开口,一句话让众人皆有些好奇,他们不明白许清宵这话是什么意思。

  “许大人,您是何意?”

  哪怕是安国公,也不懂许清宵想要说什么,故此忍不住开口问。

  而许清宵没有看向任何一人,而是将目光看向沙盘之中。

  “这一战!不是所谓的国威之战,也不是所谓的尊严之战。”

  “这一战,守国之战。”

  “大魏建国七百二十五年,历经无数次风雨,尤其是近代,北伐之争,打垮了大魏,打空了国库。”

  “以致于大魏年年衰败。”

  “若不是这般,大魏怎可能会被区区一些异族国挑衅?”

  许清宵出声,他的声音振聋发聩,尤其是这一句,守国之战。

  更是让众人惊愕。

  这明明是一场国威之战,怎么又变成守国之战了?

  感受到众人好奇的目光,许清宵的声音继续响起。

  “七百年的大魏江山,于今日,于今时,满目疮痍,只因诸位总喜欢墨守成规。”

  “怕藩王之乱!怕北伐再兴!怕突邪初元!怕民不聊生!”

  “两个时辰前,蕃国投降,许某也沉思过,是降是杀,于大局可言,是受降!”

  “可于大魏可言,是杀。”

  “诸位大魏是时候需要做出改变了。”

  “与其受敌人牵制,倒不如主动出击。”

  “以战养战!”

  “以杀养杀!”

  “以民意扬国威。”

  “藩王敢动,杀!”

  “异族敢动,杀!”

  “北蛮敢动,杀!”

  “光脚的不怕穿鞋,大魏的的确确打不过,也打不起,但如若这是灭国之战呢?大魏以国破山河之意志,彻彻底底赌上一把。”

  “看看突邪王朝怕不怕!看看初元王朝怕不怕!看看这些藩王还敢不敢造次!让天下人看看,大魏之威!让天下人瞧一瞧,大魏傲骨已在!”

  “诸位!可敢一战?”

  许清宵长篇大论,一番话说的满朝文武哑口无言,震耳发聩。

  文华殿安静。

  安静到落针可闻。

  只因许清宵这番话,太疯狂了。

  许清宵这是要彻彻底底赌一把大的啊,赌赢了,大魏将完成一次质的蜕变,赌输了,大魏将不复存在。

  这是惊天之赌啊。

  他们如何不惊愕。

  众人安静,安静的连呼吸声都没了。

  武官们也被许清宵这番话给震慑住了,他们之前一直嚷嚷着北伐,不是说真的想去北伐,而是想要备战北伐,因为他们知道,大魏北伐不起。

  如今的国力,根本撑不住长久之战。

  可没想到的是,许清宵不是想要北伐,而是想要开启全面战争,把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拉下来。

  是啊。

  大魏是打不过你们突邪和初元王朝,可大魏也能狠狠地咬下他们一块肉,重创两大王朝完全没有问题。

  甚至同归于尽都有可能做到,大不了全民皆兵,大不了战到最后一人死。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初元王朝和突邪王朝,必然要大出血,而不管是让谁大出血,另一方都会极度开心,因为坐山观虎斗。

  等大魏没了,另外一个王朝处于虚弱状态,就可以完成一统山河之壮举。

  请问一下,在这种情况下,谁敢跟大魏刚?

  大魏已经不要命了,是个疯子,谁敢招惹一个疯子?有钱有势更不敢招惹啊。

  许清宵的计划,太疯狂了,他们的的确确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望着沙盘。

  许清宵神色平静。

  这是他真正的计划。

  因为眼下形成了一个无解的僵局。

  一百多个国家组建在一起,大魏即便是可以横扫一切,可问题是,内有藩王虎视眈眈,外有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不断补给资源。

  蕃国是被突袭拿下的,后面的国家肯定会万分小心,每一场仗都是硬仗。

  硬到极致的仗。

  说直接点,就是拿命堆的,一旦不能横推,那么将会是长久战。

  一旦陷入长久之战,那所有的祸端就全部出现了。

  外面打仗,内部动乱,文宫还不老实,到了那个时候,慢慢耗死你,你就算聪明绝顶都没用,三方制衡。

  唯一的结果就是,藩王登基,异族瓜分地盘,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索要各种好处,倒霉的是谁?只剩下一个大魏。

  而对这些藩王来说,他们并不在乎土地割让的问题,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天子,认为自己以后迟早会拿回这些地盘。

  毕竟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所牺牲的东西,不过是白纸一张,他们还没有成为皇帝,相当于拿别人的东西当做好处罢了。

  指望这帮藩王看清楚局势?都是一群想要造反的人,还有仁义道德吗?

  所以,这一仗,不是什么国威之战。

  而是守国之战。

  用这种疯狂的信念,震慑天下。

  你若不疯狂,那么一旦棋局走死了,就当真无力乏天了。

  许清宵的意思,众人都明白。

  可文武百官实实在在不敢回答啊。

  拿大魏去赌。

  他们没有这个勇气。

  赌赢了,的确是无法想象的好处,可一旦赌输了,大魏就彻底没了。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彻于文华殿内。

  “朕!”

  “同意!”

  声音不大,但响彻在文华殿内。

  这一刻,文武百官齐齐将目光看去。

  是女帝。

  她亲临文华殿。

  “我等参见陛下。”

  文武百官朝着女帝跪拜。

  许清宵也朝着女帝一拜,同时他没有想到,女帝会亲自出现,不但亲自出现,而且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想法。

  “大魏江山,七百年未曾有之变局,若再墨守成规,到头来依旧是死路一条。”

  “许爱卿之言,字字珠玑,与其等死,不如主动出击。”

  “扬大魏国威!”

  女帝开口,她无条件支持许清宵,而目光落在沙盘之上,过了一会后,她望着许清宵道。

  “许爱卿,此战,你有几成把握,稳住山河?”

  女帝问道。

  “回陛下。”

  “若文武百官,竭尽全力配合臣,有五成把握。”

  “若压制文宫,臣有七成把握。”

  “若有天助,臣有九成把握。”

  许清宵如此回答。

  “还有一成呢?”

  女帝问道。

  “大魏百姓。”

  许清宵平静道。

  可此话一说,女帝顿时明白了,许清宵是有十成把握。

  想到这里,女帝不再有任何废话了。

  “传朕旨意,此战,为大魏守国之战,大魏下至百姓,上至王公贵族,皆然听令于许清宵,违令者,斩!”

  女帝霸气十足道,她选择相信许清宵,就不会有任何藏私。

  因为,不仅仅是许清宵才能无双,更主要的是,许清宵方才所言,字字珠玑,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说到了她心中。

  大魏太过于防守了。

  自她登基之后,遇到任何事情就是想办法解决,化险为夷,一次又一次。

  但越是防守,就越有人来挑衅。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大魏王朝还有最后一口气在,就可以进行殊死一搏,而且现在的大魏,还没有到那种垂死之际。

  有一战能力。

  但就这一战,而且必须要得到好处,否则的话,才会是真正的危机。

  女帝之声响彻文华殿。

  这一刻,武官齐齐抱拳,朝着女帝一拜。

  “臣等遵旨!”

  六部尚书等文臣,也在这一刻,彻彻底底坚定内心想法了。

  许清宵说的没错。

  女帝也已经答应了。

  他们做臣子的,也已经将该说的话,该做的事,全部做了。

  大魏!

  的确不惧一战。

  与其慢性死亡,倒不如殊死一搏,搏个朗朗乾坤来。

  “臣等,遵旨!”

  六部尚书等人彻底打开了心结。

  这一刻,他们心中再无畏惧,也再无忌惮了。

  要杀是吧?

  那就陪你们杀到底。

  “许大人,现在要不要直接将文宫掌控?”

  这一刻,安国公上前走了一步,询问许清宵要不要直接压制住文宫,免得文宫造势。

  “不用!”

  “文宫之事,我自有定夺。”

  许清宵摆了摆手,他还需要用一用文宫。

  “许爱卿,剩下的交给你了。”

  当看完沙盘后,女帝没有多说什么了,她要去处理自己的事情,无需待在这里。

  因为这里,有许清宵一人即可。

  “恭送陛下。”

  许清宵朝着女帝一拜。

  众臣也齐齐朝着女帝一拜。

  而女帝却看向文武百官,声音缓缓道。

  “诸位。”

  “大魏就交给你们了。”

  她说完此话,离开了文华殿。

  待女帝走后。

  新的情报战机出现。

  是第二军射阳侯与第三军曲周侯的战报。

  射阳侯已经抵达唐国,阿木塔,突良部落。

  曲周侯也抵达西部地区,正在扎营。

  “传令,第二军留十万人扎营等候,射阳侯兵分三路,突袭阿木塔,突良部落,十日内,拿下国城。”

  “至于唐国,派使者前去警告,唐国乃大魏分支之一,若对方愿投,可接受,阿木塔与突良,不受降。”

  “传令,第三军扎营休养,等待粮草运输。”

  许清宵开口,如信武侯一般,让射阳侯直捣黄龙。

  但曲周侯不一样,他们必须要扎营,整理好后勤,因为曲周侯面对的是西部一切异族国,没有什么强国,但都是一些精锐小国,是持久战,一路横推很难,所以后勤一定要搞好。

  不然容易出事。

  “遵令!”

  两个信使以极快速度离开,策马奔腾,前往营地汇报。

  而就在此时。

  司龙王宫。

  当许清宵杀降之事传达之后,整个司龙王宫彻底炸锅了。

  最开始,众人震惊的是,蕃国居然一夜之间被打没了?

  其次再得知蕃国投降后,信武侯杀降。

  两件事情同时出现,让他们目瞪口呆。

  蕃国输了,这也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只能说大魏很强。

  可杀降就不一样了,这完全是不同的事情,胜负乃兵家常事,输了很正常,哪个国家没打输过仗?

  杀降就罕见啊,尤其是大魏王朝杀降,这更加不可思议,一旦杀降,读书人会放过大魏吗?

  “杀降!大魏竟然敢杀降?他们疯了?”

  “蕃国国君,被杀了吗?”

  “狠,狠,太狠了,我等不过是有些挑衅,大魏竟然如此之狠?灭了蕃国?”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大魏没有那么蠢,他们突袭蕃国,这点我相信,可杀降?这绝对不可能,不是大魏之作风。”

  “是啊,大魏怎可能杀降?”

  司龙王宫,当各国来使得知许清宵杀降,各国使者的反应完全不同。

  大部分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有部分好战之国的使者,充满着愤怒。

  还有一部分来使沉默不语。

  大魏杀降,他们肯定是要谴责的,可问题是谴责有什么用?

  眼下他们意识到一件事情。

  大魏认真了。

  在杀降之前,他们都认为这是大魏正常反应,毕竟大家伙组队起来,挑衅大魏王朝,身为上国之上的大魏王朝,自然要派兵镇压一番。

  不管是走个形式还是假装打一打,派兵肯定是要派兵的。

  只不过众使者都认为,打两场表演赛,大家都不要死太多人,然后一边打一边谈判,差不多了,相互退步相互满意,就到此为止。

  可现在不一样了。

  都已经杀降了,还跟你搁这里开玩笑?还表演赛?大哥,醒醒吧,玩真的了,要灭国了。

  一时之间,不知道多少小国使者慌了,他们内心彻底慌了。

  别看大家组在一起,报团取暖,可问题是,你又不会把兵力全部集中在我们国家,打不过咋办?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屠国?

  “诸位!”

  也就在此时,司龙王的声音响起。

  他一眼便看出各国使者心中在想什么,当下出声。

  顿时,众人目光看向司龙王。

  “大魏杀降,犯滔天大罪,天下读书人不会放过总指挥使许清宵,也不会放过大魏王朝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而且,你们知道为何大魏这次要杀降吗?他们怕了,他们害怕我们聚集在一起,所以杀鸡儆猴。”

  “故此,我等绝对不能让他计划得逞,他越是杀降,就越代表他们心虚,他们害怕。”

  “现在,我等要做的就是,团结一致,抵御大魏,只要能拖住大魏前进的步伐,大魏内部就会自己乱起来的。”

  “还有,不要妄图想要投降,大魏杀降,现在投降有用吗?”

  司龙王开口,一番话说的这帮来使沉默。

  实际上,当蕃国被灭国后,众来使第一反应的确是想要投降,他们的确怕了。

  以为是大家聚集在一起,给大魏施压,逼迫大魏退步,要么他们独立出去,要么赔偿银两二选一。

  可没想到,真动刀子了。

  打和没打是两回事,叫的再凶都不如碰一碰那么直接。

  谁都不想成为大魏铁骑下的亡魂。

  可司龙王说的也没错,人家都杀降了,就意味着已经撕破脸了,如此一来的话,降的确没用啊。

  “司龙王,那我等接下来该怎么办?”

  “是啊,司龙王,您给我们出个主意,我们听您的。”

  “对,听司龙王的。”

  不少人开口,推崇司龙王。

  而司龙王也没有任何拒绝,直接站起身来,来到沙盘面前道。

  “孤已得到情报,大魏第二军,分别在唐国,阿木塔,突良三地扎营,唐国说到底也是大魏分支,不像我等异族一般。”

  “所以,孤料定,许清宵必会进攻阿木塔和突良二地,暂时不会进攻唐国,应该会去劝降。”

  “可许清宵想错了,唐国乃是十国之一,他们早就想要独立出去了。”

  “所以,唐国不会劝降,甚至会乘机突袭大魏第二军,这个时候,燕国,京图部落,尤安部落,竭尽全力去支援唐国。”

  “与唐国配合,袭杀大魏第二军,如若运气好,必能重创大魏第二军,即便是运气一般,也能让大魏第二军吃个大亏。”

  “尔等觉得,孤意如何?”

  司龙王极其了解大魏,他瞬间完成判断,笃定许清宵不会进攻唐国,只会进攻阿木塔与突良部落。

  毕竟唐国是分支罢了。

  “此计妙也,司龙王大才。”

  唐国使者起身,他满脸欣喜。

  其余异族国来使也纷纷点头赞同。

  不过司龙王继续开口道:“有一件事情,必须要注意。”

  “第一战,蕃国之所以如此快投降,有一个关键点,蕃国国君让各国部落冲杀在前,想要保留本国实力。”

  “这就是灭亡之根本,蕃国国君也该死,诸位一定要将这件事情告知尔等国君。”

  “援军不是白送死的,所以接下来每一战,都必须要让本国主力先上,援军再上,以确保决心。”

  “并且要对友军敞开大门,切不可互相猜忌,我等目前唯一的敌人是大魏,如果拖不住大魏,在场的人,有那个能活着?”

  “到了这一步,不要再有侥幸心理了,谁要是再这样,等战后结束,屠灭此国,知道吗?”

  司龙王特意拿出这件事情说出,他派出一万精锐铁骑,只回来了十几人。

  一万精锐铁骑白白死在大魏,他如何不气?更气的是,自己好心好意送人过去援助,换来的居然是这个结果?

  人多力量大没错,但人多心思多啊,所以他必须要讲清楚,谁要是还这样乱来,到时候屠灭其国,就不信还敢乱来。

  “我等遵命!”

  “我等遵命!”

  众使者纷纷开口,司龙王说的没错,既然团结一致,如果还互相猜忌,那无疑是自找苦吃。

  要知道,面对的敌人,是大魏王朝,又不是某个小国。

  当下,司龙王的目光,不由落在沙盘之中。

  唐国,必须要赢啊。

  打得过打不过是一回事,必须要拖住大魏前进的步伐。

  大魏这一步,杀的太好了,这一刀杀下去,天下惧惊,这帮异族哪里还有胆子拼杀啊。

  自己只能稳住大局啊。

  司龙王心中如此想到。

  他之所以能统领大局,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也不是因为司龙一族有多强,而是他背后有人。

  上面的指示很简单,前期拖,中期乱,后期杀。

  这是上面的大局安排,前面必须要拖住大魏,不拖住大魏的话,根本没有任何希望能赢。

  只要大魏前期被拖住了,中期就必然会有很多是是非非,什么藩王之乱,文宫之乱,民间之乱,大魏内部会有一大堆问题。

  如此一来的话,等到大魏内乱了,他们就可以真正的出刀,那个时候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同一时刻。

  大魏文宫。

  当许清宵杀降之事传开后,整个大魏文宫彻底沸腾了。

  谁也没有想到,许清宵竟然会下这个命令。

  杀降啊!

  这可是天理不容之事啊。

  “许清宵,你当真是丧心病狂。”

  “自古以来,杀降皆为不祥之兆,我大魏江山,七百年的气运,就要断在你手中吗?”

  “一旦杀降,接下来每一场仗,大魏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数万万无辜生命,将会因为许清宵而白白牺牲啊。”

  “我要书写文章,我要书写文章,许清宵,你无有儒者仁义啊。”

  大魏文宫已经沸腾起来了,到处都是骂声。

  有人的的确确是真的愤怒。

  只是这种愤怒之后,是叹息,是惋惜,是无奈。

  但大部分儒生,则是一种狂喜,内心的狂喜,因为许清宵终于做错了一件事情,一件天大的错事。

  大魏文宫的大儒们疯狂写文章,甚至有些大儒,带着一批儒生,直接朝着皇宫走去。

  “走!我们去觐见陛下,弹劾许清宵!”

  ““许清宵之行为,天神共愤,去大魏皇宫,去见皇帝。”

  大儒们的声音纷纷响起。

  而文宫中,蓬儒却没有说话,显得无比平静,他没有发表任何言论,但也没有阻止这些大儒去皇宫弹劾。

  不多时,几百位儒生来到大魏皇宫外,五位大儒要求面见圣上,但得到的却是拒绝。

  女帝不见。

  一时之间,五位大儒显得有些面红耳赤。

  “陛下不见,我等就坐在这里不走了。”

  “许清宵杀降,违背仁义道德,违背人道,请陛下降罪,罢免许清宵之职。”

  “自古以来,杀降为不详,许清宵灭我大魏国运,毁我大魏根基啊。”

  几位大儒声音如雷,在宫外大吼大叫,斥责许清宵,辱骂许清宵。

  而宫内所有人听的一清二楚,只是没有人搭理他们罢了。

  下一刻,有大儒压着声音,让这些儒生去喊人来,聚集大魏京都所有读书人,来宫外请愿。

  文华殿中。

  许清宵将七封书信交给信使,让其快马加鞭,送到射阳侯手中。

  而宫外,大儒们的骂声彼此起伏,扰的人心烦意乱。

  “这帮老东西,一直吵吵闹闹,守仁,你下道令,老夫把他们全部抓起来。”

  刑部尚书张靖第一个开口,他听着帮大儒的叫喊声听了快半个时辰了。

  的确觉得吵死了,故此希望许清宵下到令,直接把这帮家伙全抓了。

  反正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大魏要赌国运了,还怕你狗屁大儒?说句不好听的话,大魏很有可能要没了,你大魏文宫地位再崇高又如何?

  有大魏王朝崇高吗?

  逼急了,当真杀儒信不信?

  “留他们有大用处。”

  许清宵摆了摆手,这些大儒所作所为,完全在他预料之中。

  不去针对,不是怕,而是许清宵需要他们这样闹。

  闹得越大越好。

  大约四个时辰后。

  信武侯战报再次送来。

  这一次送来的战报极多。

  而且信使将战报展开道:“许大人,侯爷说,要让属下大声宣读。”

  这信使如此说道。

  许清宵点了点头,他大概猜到信武侯发来了什么战报。

  “臣,信武侯,奉命清点蕃国战品。”

  “战马十五万匹。”

  “蕃国存储粮食四百五十万石,诸国援助粮食八百七十万石。”

  “国库白银十二万万两,其他金银珠宝估算五万万两。”

  “战甲二十万套,战刀十五万柄,攻城器四十架,巨型玄铁弩箭十架。”

  “以上,为四个时辰搜刮清点之物,依有大量资源未查清。”

  “请许大人清点收纳。”

  当声音响起,文华殿内,众人再一次愣住了。

  尤其是户部尚书顾言。

  他死都没有想到,区区一个蕃国,居然这么富有?比大魏还要富有?

  这还真是.......意想不到啊。

  尤其是存储的粮食,高达四百五十万石,各国支援八百七十万石,加起来就是一千三百二十万石粮食啊。

  这他娘的,也太富有了吧?

  一石等于一百斤粮食。

  一个正常士兵,一顿饭可以吃十斤左右,不过吃饱一顿饭,可以挨十天饿。

  行兵打仗,基本上的口粮分配就是一天一斤,也就是说一石粮食,够一百个士兵吃一天。

  三十万大军,一天的基本口粮就是三千石粮食。

  一个月也才不过九万石。

  一千三百二十万石粮食,够三十万大军吃他娘的十二年啊。

  再加上这么多金银珠宝,还有各种好处,譬如说蕃国的劳动力,蕃国的矿山等等。

  顾言有点晕了。

  他算不来这笔账了。

  这比杀多少番商还要赚啊。

  打仗不是要花钱的吗?怎么感觉好像赚了很多一样啊?

  这打一个国家就赚这么多银子!

  这要是打完百国,大魏岂不是.......得倒退五十年啊?

  不仅仅是顾言要晕了,在场谁不晕?

  这还仅仅只是搜刮了一部分?

  全部搜刮下来,得有多少银子?多少粮食?还有这么多的劳动力?

  这他娘的!

  想都不敢想啊。

  “传令下去,国库银两,大魏第一军,大获全胜,蕃国国库银两,运输大魏,死去将士,按五倍抚恤金发放,若有儿有女有父母者,赡养至成年,读书识字,全由大魏支出。”

  “重伤残疾者,也由大魏赡养余生,国库一成直接犒赏大军。”

  许清宵开口,他财气十足道。

  蕃国的国库,大约二十万万两左右,算上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等等,第一军三十万人,扣除战死之人,差不多二十七万五千左右。

  按照国库两成,也就是说活下来的每人可以分到一千两白银的奖赏。

  这是天大的恩赐。

  他们一个月一两军费,一人一千两,一辈子都难以赚到的银子。

  如果不是因为抚恤金以及赡养后代的事情,许清宵甚至愿意直接将这二十万万两全部分出去,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激励三军。

  没有什么,比白花花的银子更有诱惑力。

  但许清宵更加明白的是一件事情,银子有了,也会贪生怕死,所以许清宵将大部分的银子,安置在战死者身上。

  让这些将士们明白一个道理。

  你们死了!

  你们的儿女,妻子,父母,由大魏赡养。

  你们重伤残疾了。

  你们这一生,也会由大魏来赡养。

  只有这样,才能让将士们义无反顾地保家卫国。

  的确,当许清宵这般开口,武官们集体不知该说什么了。

  许清宵太大方了。

  大方到他们不知该说什么。

  对比一下顾言。

  许清宵才是真正爱民爱兵之人啊。

  “去吧,将此事告知信武侯,让他宣告大军。”

  许清宵开口,随后目光还是锁定在沙盘之中的唐国。

  第一战结束了。

  马上便是第二战。

  许清宵十分清楚,自己前期必须要速战速决,绝对不能被拖住。

  他要狠狠地打。

  打到异族国彻彻底底怕了。

  这样的话,才有转机。

  大魏必须要保持一个无敌的姿态,一路横推。

  才能震慑敌人。

  靠嘴皮子,是没有用的。

  而就在翌日。

  卯时。

  一篇文章,出现在大魏许多郡地。

  【杀降为不详!许清宵灭我大魏国运!毁我大魏根基!】

  是大魏儒报上的文章。

  换句话来说,是整篇大魏儒报上,只刊登了这一篇文章。

  其内容无非就是围绕‘降军不可杀’的原因解释了一大堆。

  说许清宵残暴无德,杀了十七万无辜生命。

  整篇文章,激昂无比,把许清宵上上下下骂了一遍。

  的的确确引来许多百姓讨论。

  并且主笔之人,还是张宁。

  一时之间,民间顿时出现诸多谣言。

  有的谣言说,许清宵已经心魔入体了,他修炼了异术,整个人成为了疯魔。

  有的谣言说,许清宵通敌他国,故意杀降,要毁大魏根基。

  不仅仅如此,各地藩王几乎是在第一时间,便纷纷写起奏折,辱骂许清宵,甚至有的藩王,更是要求女帝赐死许清宵。

  引来各种争议。

  尤其是读书人,更是各种破口大骂。

  写请命书,请陛下罢免许清宵,甚至要赐死。

  大魏皇宫外。

  聚集的儒生也越来越多了,有数万儒生在外,每隔一段时间便传来坚定之声。

  “许清宵杀降,天理不容,请陛下明鉴,严惩奸臣。”

  这声音就是一刻钟响一次,的确让人心烦意乱啊。

  然而天下百姓虽然争议,可所有人都在等许清宵如何回应。

  毕竟许清宵在民间威望,实在是太高了。

  暂时性,百姓们并没有过多去言论,而是好奇,许清宵会如何回应。

  终于。

  又是翌日。

  卯时未到。

  一辆辆马车行驶入各大郡城,府城,县城。

  一份份大魏文报,不收取任何一文钱,免费发放至百姓手中。

  百姓们争相抢后。

  当拿到大魏文报时。

  令人震撼的文字入眼。

  【犯我大魏,虽远必诛】

  简简单单八个字。

  是许清宵强而有力的回应。

  是许清宵对杀降的回应。

  这一刻,百姓们震惊了。

  而与此同时。

  大魏文宫内,许清宵的目光,也缓缓落在大魏文宫。

  时机成熟了。

  他要动手了。

  “来人!”

  一瞬间,许清宵的声音响起。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魏读书人更新,第一百七十三章:全面宣战,犯我大魏者,虽远必诛!免费阅读。

微信扫一扫,好货要分享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爱看文学网(book.qqzyg.cn)】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play
next
close
X
Top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在微信中分享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