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书库 > 历史·穿越 > 大流寇
听书 - 大流寇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全书进度
(共章)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

傲骨铁心 / 2021-12-13  / 下载TXT - 下载ZIP - 下载RAR

分享到:
关闭

  三月二十八日,水师总兵官郑鸿魁急报南都,说有副总兵郑芝豹拼死护卫漕运总督路振飞突围至通州沿江,他已令所部水师官兵乘舟接回。

  南都自与淮扬失去联络后,皆以为路振飞已经身死,不想他竟然突围,史可法立派幕僚万元吉前往迎接。

  内守备太监韩赞周却称路振飞乃皇帝亲授漕院,今淮扬虽沦于贼手,但路振飞并未降贼,节气犹张,故只以区区本兵幕僚相迎,恐叫人诟病,也会让随路振飞突围的将士寒心。

  韩赞周意可使一勋臣代表南都前往,并携大量犒赏。

  史可法不置可否,魏国公徐弘基做主命诚意伯刘孔昭前往郑鸿魁处。

  刘孔昭乃那开国功臣刘基后人,其祖上得封诚意伯。但据说就是因为他祖上刘基对大明没有诚意,反而始终心怀故元,更欺瞒太祖皇帝承认蒙元法统,所以后来太祖皇帝为了敲打刘基,才给他封了个诚意伯。

  魏国公让自己去接人,刘孔昭虽然不愿意也不能不去,结果人是接回来了,但也给南都带来了一个惊天噩耗——北京已经沦陷!

  这个消息可不是刘孔昭半道听谁嚼蛆得来的,而是那拼死突围的漕运总督路振飞亲口说的。

  饶是南都群臣都已做好北京沦陷的心理准备,但还是被这个消息惊得是五雷轰顶,乱成一团。各大衙门可以说是一天内全部瘫痪,上至主官,下至小吏,哭的哭,急得急,没一个能站出来稳定局面的。

  路振飞在见到内守备太监韩赞周后,立即表明他的态度,道:“南京当务之急,首当立君,其余诸事都当延后。”

  京师沦陷,大行皇帝必是凶多吉少,又不见太子诸王逃出,大行潜宅出身的韩赞周痛苦之余认同路振飞的意见,于是找到魏国公和史可法,称为大明社稷着想,南都群臣当马上拥立新的天子共抗北方顺贼。

  “都门失守,大行皇帝凶问频传,虽所传不一,大略颇同。今公当率诸臣奉迎凤阳唐藩,临莅南京,此中外臣民之所愿也!”

  路振飞果然坚定支持拥立就近囚于凤阳的唐王为帝,史可法和魏国公对此提议并不反对,因为眼下最近南都的就是唐王,并且唐王刚毅果强极类太祖,正是力挽狂澜之人。

  一心想拥立唐王的郑鸿魁也在南都城中大派金银,鼓动一帮官员为立唐王造势,各类公揭出了不少。

  不曾想,在籍东林领袖、大宗师钱谦益等人却反对路振飞提出的立唐之议,钱更是连夜从老家常熟赶到南都,以宗室亲远伦序为名,到处游说,提议当从神宗其余诸子中迎立,如福藩、惠藩、桂藩都可。

  “神宗四十八年,德泽犹系人心,岂要舍神宗后裔而立唐藩?若今日不以伦序立君,万一左良玉拥楚,郑芝龙挟益,手中有兵武人各挟天子以令禇侯,朝堂谁能禁?且唐王既立,不是要置福藩、惠藩、桂藩于死地?”

  钱谦益的意见十分中肯,坚决反对拥立唐王,并说如果拥立了唐王,那神宗诸子将来是要处死他们还是要幽禁?

  东林党人,南京兵部侍郎吕大器、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右都御史张慎言等人皆支持钱谦益,也均反对立唐。

  只可惜陆四不在南都,否则定会瞠目结舌,因为随着他的出现,那最反对拥立福藩的东林党人倒把福藩推在了前面,张嘴神宗,闭嘴神宗,好像他们的先辈当年和神宗皇帝关系好到穿一条裤子似的。

  这大概是因为福藩这会还在北方“敌境”,绝无可能南逃的缘故,所以东林党把这位最恨的福藩推出来不过是不想让路振飞、马士英得了拥立之功,从而让他们在朝堂之中失去权势。

  史可法心中为难,一方面路振飞所说有理,当务之急必须马上拥立新君,稳定人心。M.disixs.M

  但另一方面拥了唐藩那马士英肯定会入主中枢,因为唐王就在他手中。而且神宗诸子孙尚在,拥了唐王将来怎么办也是大问题。

  正为难时,却有从江北逃来的难民声称崇祯皇帝已乘舟由海道南下,太子也从间道得以逃出。

  随着越来越多逃回来的难民将这一消息传回,南都方面一开始也是怀疑,但在派了不少细作潜入江北,从那已经投了闯贼的淮贼处花重金确认崇祯皇帝真的逃出来后,那真是官民人等喜形于色,奔走相告,泣不成声。

  史可法更是激动的将这个消息写信告诉好友、詹事府詹天事姜曰广,说上苍不绝大明!

  既然皇帝未死,又已逃出,立新君此事自是无从提起。

  于是,南都群臣派了若干人沿江守侯,内守备太监韩赞周更是派兵往崇明海口等侯,大小群臣连同勋戚无一不盼帝舟早至。

  .............

  江北,淮安,镇淮楼上。

  一身戎装的陆四执剑屹立于垛口内侧,静静的看着城下正在一队队汇集的部下。

  上万人马的聚集,令得淮安城外飞尘上扬,远处见了,只以为乌云盖顶。

  “舅舅,大哥说他的伤没好,不能随舅舅北上杀敌,但让我给舅舅带了一人过来,说这人虽是个书生,但颇有谋略,当能替舅舅出力...”

  听外甥说侄儿给自己送来一个人才,陆四自是命将人带过来。一见,却是个儒生装扮的年轻人,二十七八岁的样子。

  “在下陈不平见过淮阴侯!”那儒生上前躬身行了一礼。

  “陈不平?”

  陆四笑了笑,“这名字不是你的真名吧?”

  “假名。”

  陈不平回答干脆。

  这让陆四反而愣了下,道:“怎么取了这么个假名?”

  陈不平回道:“昔有陈平,今有陈不平。”

  陆四点了点头,造反嘛,真名假名无所谓,他陆四能叫文宗,也能叫武尊,再随意些叫得胜、得功都可以。

  名字,不过是个符号,关键是能不能干事。

  “听我那侄子说你是凤阳人,祖父和父亲还做过明朝的官,怎么想起来投我这个反贼了?”

  陆四对此不解,凤阳那边仍是明朝的地盘,这陈不平既是明朝官宦世家子弟,没理由不靠父祖荫庇,反而大老远从凤阳跑到淮安来当“反贼”的。

  “大丈夫生不得五鼎食,死亦五鼎烹,在下不愿庸碌一生,故而求陆都督给一个五鼎烹的机会。”

  陈不平的说法让陆四听着很有知己之感。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流寇更新,第二百三十八章大丈夫死亦五鼎烹免费阅读。www.disixs.com

微信扫一扫,好货要分享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爱看文学网(book.qqzyg.cn)】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play
next
close
X
Top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在微信中分享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